——青龍山農場退休干部 張樹潤
青龍山農場退休干部張樹潤,共產黨員,現年82歲。18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,1958年隨十萬轉業官兵開赴東北三江平原,在北大荒6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,這名普通的軍人,他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拓荒經歷譜寫了北大荒之歌,真正詮釋了北大荒精神的含義。
進軍荒原 戰天斗地
1958年3月,他隨十萬轉業官兵復員來到北大荒,開發建設亙古荒原。參加了“向地球開戰,向荒原要糧”開墾北大荒的偉大壯舉行列中。
他們3月份來到北大荒后,展現在眼前是冰天雪地,四處白茫茫一望無際的荒原。真是應了那句民謠“北大荒,真荒涼,又有兔子又有狼,冰天雪地白茫茫。”
在這鳥無人煙的大荒原上,他和戰友們動手搭建了帳篷。北大荒的三月,體會不到春的暖,寒風依然刺骨。晚上大家鉆進冰冷的被窩,睡覺時都要把棉帽帶在頭上。早上起床時,被子上都結了厚厚的霜。眼睛被霜黏住,用手捂在眼睛上把霜慢慢融化才把眼睛睜開。夏天,蛤蟆,和一些蟲類常會爬進被窩里,咬的周身是包,奇癢難耐。
生活上,靠化冰融雪當水喝,吃的就是高粱米、干白菜。他們就這樣開始了拓荒者的工作和生活。
寒冷的冬天在野外作業時,把他和很多戰友的手凍裂了,臉凍起了水泡,腳凍的得了凍瘡。開荒時靠人拉犁杖,手磨起了血泡,肩磨破了,又缺醫少藥,有些人想打退堂鼓。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就積極做他們的思想工作,講理想,說愿景,引導和激勵他們樹立信心和決心,向前看,往遠看,困難是暫時的,堅持下來就有美好的生活。在那缺糧年代,他經常少吃一口,把節省下來的口糧,給那些病號、體弱者吃,在生活上關照體貼著戰友。在他的勸說、關照和鼓勵下,使他們穩定了情緒,樹立起信心,堅持了下來,和他共同參加開墾北大荒的戰斗中去。
1959年深秋的一個夜晚,他打夜班翻地,機車突發故障,這時已經深夜11點了。為了不影響翻地進程,他隨身帶了一把鐮刀就回連隊取件,當走到樹林旁邊時,只見兩點綠光在晃動,原來是一只灰狼正在虎視著他,他有些害怕,但是還是鎮定了下來,自己就站住不動,狼也沒有動,他想狼是怕火的,他就用鐮刀把路旁的草割了一些點燃,然后他突然大吼一聲,舉起鐮刀向浪砍去,狼被這突然的喊聲嚇跑了。他臨危不懼,順利地完成了夜班翻地任務。
艱險面前 勇挑重擔
俗話說“要想住,先修路”。筑路是連隊當務之急。筑路談何容易,土凍得如石頭一樣堅硬,他們要在2米多深的凍土層打眼放炮,為筑路準備后續工作。打眼放炮是一項有技術也很危險的工作。面對危險工作,他自告奮勇,要求由他來完成這項工作。
他是軍人出身,打眼放炮比較有經驗,工作中,他對現場深入勘察探究,根據地形地貌狀況,總結出了豎打眼、橫打眼、斜打眼以及熱水打眼等方法,極大地提高了炸藥爆破威力。他每天早晨提前兩個多小時到工地勘測地形,打炮眼,裝炸藥,為大家上工時提前做好準備。為使大家提高安全意識,不出事故,他每天晚上給大家講解放炮要領、注意事項。在他帶領的團隊精準快速的的操作下,上千個爆破操作點從未出現一次險情。路快速向前延伸,提前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筑路任務。他也多次被農場評為先進個人。
換崗不換色 發揮其特長
在生產隊的機務戰線工作了20余年的他。1979年的春天,因工作突出優秀被調到農場工會工作。他發揮了自己長時間在機務戰線工作的特長,從春播到秋收的每個環節出發,細致的分析,認真總結,根據實際情況,制定出勞動競賽條件并組織實施。通過競賽,極大的提高了操作技能和鼓舞了勞動熱情,創造出了1800米播種無曲線。當時日播種定額是450畝,通過競賽,有的機組達到日播種1000畝以上好成績。通過競賽,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的勞動積極性,促進了各生產節點進度,受到了管局工會的重視和肯定,并在全局得到推廣。
1987年,他被農場黨委調到組織部任組織員工作。組織員是黨委發展黨員的參謀和助手,是黨員隊伍入口的衛士,組織員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,對保證黨員質量,提高黨的戰斗力十分重要。面對新的工作,他深入實際調查研究,不斷學習業務知識,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,積極配合黨委做好組織工作和發展黨員工作。在四年的組織工作中,所發展的黨員都成為各單位的骨干力量。在工作中,頂住了一些歪風邪氣,辦事一律按黨章規程辦事,堅持組織原則,為黨委把住了發展黨員的入口關。
因工作需要,他又被調到老干科任科長工作,直至退休。他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兢兢業業,勤勤懇懇,并落實好黨對老干部的各項待遇政策,使老干部老有所養,老有所樂,病有所醫,老有所居,深受老干部的好評。
自己獻終身 堅持獻子孫
1979年,他在遼寧省的親屬,看他一家在農場每天起早貪黑的干活,生活不如城市。所以要把他調回丹東市,商調函發到農場組織部了。當時正值知識青年返城,農場正是缺人之際,為顧全大局,他舍棄了這次難得的回城機會!老伴非常抱怨他,他就給老伴做思想說服工作,說:“農場現在正缺人階段,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,咱們都年輕,多干幾年,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。”同時他還打定主意將自己兒女們都留在北大荒,建設北大荒!他的四個子女無論是在外服兵役的,還是在外上學的,在他的影響下,都回到了農場,始終如一、兢兢業業始終為了農場工作。“獻了青春獻終身,獻了終身獻子孫”正是他這位平凡人的真實寫照。
發揮余熱 奉獻愛心
1998年,他正式退休之后就被“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”聘請為“普法教育宣傳員”并被學校聘為普法教育副校長。他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制,增強全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理念。他積極準備法制教育內容課件,到學校對青少年宣講法治教育課,組織青少年開展“模擬法庭”,配合公安局開展“遠離黃賭毒 珍愛生命”的宣傳教育,對學生進行傳“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”北大荒精神教育等。他努力認真的準備教案,結合實例,為青少年們講述遵紀守法的意義,讓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法,為什么要遵守法紀,為什么要從自己做起。提高了同學們的法制意識,并對全場普法宣傳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。
在此期間,他積極配合關工委提出的精準結對幫扶貧困學生的工作,他幫扶的學生是一名三年級貧困生,父母離異,跟著父親生活,父親打短工,經常照顧不了他,生活和學習都受到影響,根據實際情況,他多次進行了家訪,并為孩子購買一些學習用具,幫助解決一些學習上實際困難,對孩子的學習進行不間斷的問詢督促,還對孩子的一些作業進行重點指導,使其學習成績不斷進步提高,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建三江重點一中。
他經常說:“我是一名很平凡、也很普通的共產黨員,我是第一代拓荒者,北大荒精神“艱苦奮斗、勇于開拓,顧全大局,無私奉獻”是由我們這一代創造總結出來的,我要用我的余生把北大荒人的精神傳承下去!為北大荒的繁榮昌盛貢獻我——一個老共產黨員的一生!”